本周之星 | 野蘭:柿子(外四首)(2024年第4期)
“本周之星”是中國作家網原創頻道的重點欄目,每天經由一審和二審從海量的原創作者來稿中選取每日8篇“重點推薦”作品,每周再從中選取“一周精選”作品,最后結合“一周精選”和每位編輯老師的個人推薦從中選出一位“本周之星”,并配發推薦語和朗誦,在中國作家網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共同推介?!氨局苤恰钡脑u選以作品質量為主,同時參考本作者在網站發表作品的數量與質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等體裁,是對一個寫作者總體水平的考量。
——欄目主持:鄧潔舲
本周之星:野蘭
野蘭,曾用筆名白霓裳、竹青青,浙江人,有詩作發表于《詩家》《詩刊》《詩歌周刊》等,有作品入選《燈盞2020:中國作家網“文學之星”原創作品選》。
作品欣賞:
柿子(外四首)
柿子
臨近落日
臨近人們的咀嚼聲
白晝的燈籠
從黑棗樹的枝頭穿出
映紅濃霧中的眼睛
一盞在高處微笑
一盞落進缺口的瓦盆
一盞穿過貓頭鷹的鳴叫
在草叢里找到一朵寓言
最后一盞
留給一群麻雀
它們從歷史深處飛出
將天空倒懸
露出時代的上頜
后面是一堵墻
墻下一棵黑棗樹,結出了紅色的柿子
生活
答案是一張白紙
攤在書桌上
旁邊是半杯茶,一碟魚骨,幾本詩集
花瓶傾斜著,半晌,滴下遙遠的鳥聲
一個五官模糊的人
永遠低著頭,坐在鐵架的假藤椅上
膝上是昨天脫下的乳罩
后面墻壁高聳
窗戶半開半合
一群人從窗外走過
背著破舊的天空
遠處,落日呆滯
有人與天空對立
仰著我的臉
雙足深深地插入巖層
手從巖層伸出
反剪著
摘下了一片云
歷史
水罐破了
水站起來
曲折地
沿著野獸的蹄印
穿過陽光下的陰影
穿過朝代擺蕩的胯下
一直走到懸崖
縱身一躍
濺起淚水、星辰和死亡
頭插草標的人
又從夢中爬起
提著水罐
滴滴答答地
走到語言的盡頭
一頭撞向落日
又回來
每天如此
兩千多年了
再見
花掉整個秋天
來計劃重逢
我跑步、寫詩、學烹飪
再花去一個大雨紛飛的夜晚
穿過兩省三地
到達你的樓下
看你窗戶的燈光
慢慢變成晨曦
想想還是很喜歡你
于是步行四條街
找到一輛出租車
極速開往另一座城市
路上,樟樹瘋狂地揮手
每一棵
都連著另一棵
傷疤
一個人,在異鄉
擠出數千克的微笑
繞過制度與官僚
把舊書柜搬上樓的
那種孤獨
連最細的小指也知道
它以斷裂,來反抗沉重的歲月
疼痛
讓人不斷回憶美好的事物
我讓醫生,把傷口縫成月牙狀
這樣,我去看小艾的時候
就可以說“我也是個有傷疤的人”
小艾愛美,她頭頂桂冠
周身開滿矢車菊與鳶尾花
她兜里的漿果
吃起來酸酸甜甜的
每次在夢里吃了
我都會原諒了
整個人間
本期點評:
前不久,我讀過野蘭的短詩《在列車上》,記得她那句干凈利落的開頭:“落日向我們疾馳而來”。在人類所理解的現實世界,當人們記錄上述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和人物主體的感覺,一般會寫成這樣:我們向落日疾馳而去。顯然,作者采取的是非一般抒寫,也就是使用了超現實的語言風格來表達,這就很有效地避免了詩歌語言的通常、平庸與無趣,從而收到了新奇的語言效果。雖然案例只有這一個,卻還是能看出作者的語言自覺和創新意識。今天,讀這位作者的《柿子》《生活》《歷史》等五首短詩,不僅僅加深了我對她的印象,更是讓我深為驚訝,驚訝于一個年輕作者具有如此清晰、突出語言藝術追求,以及她的優秀的語言表現力。
“水罐破了/水站起來”(《歷史》),野蘭的這兩行,同樣采用了超現實手法來表達,給讀者帶來的閱讀驚艷度,并沒有遠遠超過前文所提的詩句,但已經再次證明了作者對這一語言藝術手法的傾心。下面引用的詩句所寫的,雖然還是對世界的觀察、想象和理解,還是對意象的呈現,但并不像她所寫的落日奔馳、流水站立那么“簡單”了:“花瓶傾斜著,半晌,滴下遙遠的鳥聲”(《生活》);“墻下一棵黑棗樹,結出了紅色的柿子”(《柿子》);“有人與天空對立/仰著我的臉/雙足深深地插入巖層/手從巖層伸出/反剪著/摘下了一片云”(《生活》);“再花去一個大雨紛飛的夜晚/穿過兩省三地/到達你的樓下”(《再見》);“小艾愛美,她頭頂桂冠/周身開滿矢車菊與鳶尾花”(《傷疤》)……這樣的表達,當然是“超現實的”,但給人的閱讀感覺明顯是“魔幻的”,或者說是“奇幻的”。這并不是說野蘭的超現實里不涵蓋魔幻或奇幻,而是她的超現實里具有相當突出的魔幻性。讀她這樣的句子,使我感到驚詫,甚至有不小的震撼??上攵?,野蘭是一個頗為獨特的、有靈性的詩歌作者,她肯定難以接受規規矩矩的、缺乏新鮮感的、沒有生機活力的語言表達。她對超現實語言的執著與癡迷,以及她的洋溢著恣意和活力的語言創造狀態,并不多見。
很難得的一點是,野蘭詩歌中的超現實寫作部分,沒有滑向裝神弄鬼的語言狂歡之中,也沒有陷在憑空臆想的泥淖里,而是扣著對外物的觀察和認識,扣著她的現實生活經歷、體驗和感受,語言比較簡約、精煉。由此可見,她對當代新詩和新詩語言有較成熟的理解與追求,不必擔心她寫著寫著就寫跑偏了。
此外,她有必要對這樣的表達多加琢磨,琢磨得越早、越透,得失就會越清楚:“露出時代的上頜”“穿過朝代擺蕩的胯下”“走到語言的盡頭”“擠出數千克的微笑”。還有,她有必要從文本的整體性出發,去考察和提升詩意的表達效果。
——符力,中國詩歌網副總編輯
了解野蘭更多作品,請關注其個人空間:野蘭的作品集
往期佳作: